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0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497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05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2531篇
内科学   954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551篇
外科学   774篇
综合类   9024篇
预防医学   1782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590篇
  8篇
中国医学   1052篇
肿瘤学   55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000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1330篇
  2010年   1178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116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216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207篇
  1987年   170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4篇
  1975年   26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术后患者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114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ECRP联合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ECRP联合LC术后随访1年内是否复发(REC)将其分为REC组(32例)和未REC组(82例)。回顾性统计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情况,比较REC组和未REC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的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32例,发生率28.07%。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的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胆道口括约肌切开、术者经验≤3年、胆道括约肌功能障碍(OR=4.170、4.047、3.568、3.367,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的危险因素与胆道感染、胆道口括约肌切开、术者经验≤3年、胆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据此针对性制定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案,以降低胆囊结石合并CBDS术后患者REC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国内三家医院临床确诊隐球菌病的分布、药敏试验、临床特点以及抗生素治疗等,提高临床对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 2019 年国内三家医疗机构33 例确诊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和药敏结果。结果 33 例隐球菌病患者(男性25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0.4±12.6 岁,10 例无基础疾病。33 株隐球菌中新生隐球菌31 株,格特隐球菌2 株,其中16 株(48.5%) 来自脑脊液,7 株(21.2%) 来自肺穿组织。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8 例,头痛14 例,恶心呕吐9 例。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没有获得耐药;1 株对氟胞嘧啶有获得性耐药。脑隐球菌病主要选择两性霉素B 进行治疗,肺隐球菌病选择氟康唑,好转15 例,死亡3 例,转院8 例,另有7 例未经治疗转院。结论 隐球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发热、头痛和恶心呕吐最常见,单纯肺隐球菌病无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绝大多数菌株均没有获得耐药;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时使用抗真菌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人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 140例体检者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儿童组、少年组及成人组,分别检测其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水平。结果各组人群Ca、Cu、Fe、Mg、Zn平均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各年龄组人群中Fe和Zn缺乏率相似,婴幼儿组最高,少年组最低;少年组Ca缺乏率最高,成人组最低;成人组Mg缺乏率最高,学龄前儿童组最低;学龄儿童组Cu缺乏率最高,婴幼儿组最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人群对Ca的缺乏率最高。结论该地区婴幼儿容易出现Zn、Ca及Fe缺乏,而学龄儿童与少年也易缺乏Ca,该地区人群较高的Ca缺乏率也不容忽视,应该根据其特点,加强健康教育,优化膳食结构,合理饮食,补给微量元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原肌球蛋白4(Tropomyosin4,TPM4)在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原肌球蛋白4在不同胃癌细胞系及正常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原肌球蛋白4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在GC9811-P细胞中,分别转染LV-TPM4、shRNA-TPM4及对照空载体;通过Transwell和体内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结果: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4在胃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上调原肌球蛋白4的表达后,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下调原肌球蛋白4的表达后,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P<0.05)。结论:原肌球蛋白4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